西双版纳生态站赴广西开展野外台站考察 深化跨区域生态协同保护
作者: 西双版纳站 更新时间: 2025-09-18
9月14日-17日,西双版纳生态站卢华正副站长带队,携该站董金龙、李静超工程师及版纳植物园宋晓阳副研究员,赴广西开展4天野外台站考察与交流,旨在践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推动西部生态脆弱区与典型生态系统协同监测及跨境保护。
考察组先后到访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台站(简称“十万大山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友谊关站”)、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弄岗保护区”)、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简称“环江站”),并前往广西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全方位对接广西区域生态监测与保护的经验与实践成果。
在十万大山站,考察组实地查看了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样地,详细了解该站在森林碳汇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方法与数据积累;在友谊关站,双方聚焦跨境生态安全及保护难点,针对边境生物多样性联合监测、跨境生态风险预警等议题交换意见;在弄岗保护区,考察组重点调研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监测工作,实地走访特有物种观测样地,了解该保护区在群落动态监测、珍稀动植物保护、森林碳汇及生态修复模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环江站,重点考察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与站内科研人员就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生态水文过程监测等内容进行座谈交流。此外,考察组在广西大学期间,与该校林学院相关专家学者围绕“产学研融合推动生态监测技术转化”展开研讨,就联合培养生态监测专业人才、共建野外实习基地、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等事项达成初步共识,进一步拓宽了生态保护工作的合作渠道。
此次跨区域考察交流,实现双方在生态监测、科研转化、跨境保护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更搭建了西部典型生态系统与生态脆弱区协同保护的合作桥梁。下一步,双方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持续深化在生态联网监测、科研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联动,为国家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区域生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考察十万大山站监测样地
十万大山站站区合影
热林中心合影
友谊关站合影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影
环江站座谈
环江站合影
广西大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