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家通常基于植物地上部分的功能性状研究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驱动力的响应,很少关注植物地下功能性状。但是,植物地下功能性状在水分和养分获取和邻体的竞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版纳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利用5种热带树种幼苗(滇糙叶树Aphananthe cuspidata、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中平树Macaranga denticulata、毛桐Mallotus barbatus和浆果乌桕Sapium baccatum)开展种内水分竞争控制实验。实验结束后收获个体水平生物量并测定地上地下功能性状。研究发现,地上植物功能性状的响应与叶经济谱一致,但是地下功能性状的变异与根经济谱不一致。水分条件良好时,植物具有较高的比叶面积和总叶面积,而在干旱条件下,则表现为较高的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和茎干物质含量。地下功能性状则表现相反,干旱条件下有更高的比根长和更低的根分支指数。地上和地下功能性状的关联性随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竞争和水分对地下功能性状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同时,水分充足时,植物将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到地上部分,干旱时,植物则将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到地下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出将地下功能性状整合到植物资源利用策略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地上地下功能性状的多维度性状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以Above and belowground plant traits are not consistent in response to drought and competition treatments为题,发表于植物学主流期刊Annals of Botany上。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已出站博士后Asefa Mengesha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合作导师杨洁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云南省杰出青年项目的支持。
功能性状随水分和竞争的变化